許多中國大陸人從小對紅歌耳濡目染,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前,由于政治环境和艺术作品的相对匮乏,紅歌的廣泛傳唱深遠影響了一代人,用於“抵制资本主义的糜烂风潮”。大批人的思想和認識受到紅歌的影响。
改革开放以来,中國大陸逐漸放開一些文藝管制,隨著港澳台文化同西方文化開始涌入,大量流行歌曲進入中国大陆;且此時中国大陸民眾的文化水平和認知能力逐漸提高,有些人開始對曾經的一些政策和運動產生反思,這对红色歌曲造成了一定的冲击。但由于中国大陆在政治上的长期稳定,反映到歌曲上,要麼不涉政治,要涉政治則必是紅歌。因此,時至如今,中国大陆仍有部分人鍾愛紅歌。官方举办的大型文艺活动,红色歌曲也仍然是必不可少的节目;以至於一些來中國大陸發展的外國歌手,也通過表演紅歌來获得中國大陸一些人的好感和認同。
薄熙来主政重庆市后,在当地大力提倡唱红歌运动[2],重庆被网友冠以“西红市”的称号[3]。2008年7月7日,重庆当局公布了推荐的红歌曲目,包括“27首革命历史经典歌曲、18首现代经典歌曲”[4],重庆官方媒体也对唱红歌运动大事渲染,甚至出现了靠红歌挺过化疗的报导[5]。2010年,重庆欲主办“中国红歌会”,引起江西电视台抗议称其严重侵权[6]。自從2012年薄熙來事件爆發後,薄熙來被撤職並被雙規處分,重慶改由張德江主政,重慶的唱紅歌風潮也隨之衰退。